里皮想破脑袋都没想到的方法:20年内国足必进世界杯
“中韩之战”
在最近的东亚杯上,国足以1:2和0:1分别输给了邻居日本和韩国。日本的实力大家在世界杯上有目共睹,可能也就没抱太大希望。但实力相对较弱一点的韩国,赛前美其名曰“中韩大战”,其实看过比赛的朋友就知道,这根本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被压着打了一整场,一次像样的进攻没有,全场0射正。韩国根本用不着孙兴慜亲自出场,踢国足绰绰有余。
要说国足这两年该输的国家都输了,不该输的也输了。常年被我们嘲笑“娘炮之国”的泰国,战火纷飞的叙利亚,还有连乌兹别克斯坦这种“坦”字号的小国统统都踢不过。再这样下去东南亚没有多少小岛国足可以赢了。每当这时候就会有很多着急的球迷感叹了“国足究竟什么时候能挺进世界杯?”。部分球迷甚至把看国足进世界杯当成了有生之年的愿望。其实有一招保证管用,那就是申办世界杯,作为申办方拿到世界杯免费入场劵。这样的方法是不是既简单又有效?
哈哈书归正传,其实正常的方法还是有的。不要着急,下面我将帮大家追根究底国足这么差的原因以及探究国足今后应该如何发展。保证你看完这篇文章后就不再是一个跟风喷国足的人,科学吐槽从看完这篇文章后做起。
首先我们的年轻球员没有走出去。目前中国效力于欧洲五大联赛的球员只有武磊一个人。而武磊已经是奔三的人了,他在技术层面上基本已经定型了。况且就算他能涨球对一整支球队也是不够的。到了球场上他和国内这帮球员的足球理念已经不同了,他想要的球队友传不出来,他传出来球的队友不跑位,根本是对牛弹琴。反观隔壁日本,一批批的把自己年轻球员送到欧洲五大联赛。先从德甲登陆,慢慢的法甲西甲甚至英超都能看到日本球员的身影。当日本的首发阵容全部来自五大联赛时,他们已经是另一个纬度的球队了。
那有人就会问了,为什么我们不把年轻球员送出去呢。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想不开出去呢?就拿恒大举例子,球员的平均年薪为1522万,是全国工资水平的160倍。这样的薪资仅次于五大联赛,甚至比在一些中下游球队还要高。国内踢球竞争也小,由于外援有限制,国内球员的机会还是很多。眼前已经有块大肉,有谁愿意为了喝一口汤冒险?这也是现今中国足球最需要改变的地方。如果国内市场还是给球员创造这么优越的条件,那过了50年怕不是都没有球员想自愿启程欧洲。
其次,真正拿来投入青训的钱很少。中国人口虽然很多,但足球注册人口只有6000,而日本有60万德国有650万。我们如何用6000来对抗这几十几百万。其实,国内踢球的人才从前有现在也有。比如董路投资的青训中国足球小将,里面有很多U9、U10颇具天赋的小孩。他们甚至能踢赢同年龄段的很多欧洲豪门青训。但毕竟像徐根宝这种一门心思搞青训不为任何商业交易的人少之又少。加上国内对于专业足球教练和基础设施的缺乏,很容易让热爱踢球的小孩半途而废,白白浪费了人才。
看过中超联赛的朋友都清楚。堂堂中国最专业的足球联赛,场地却无法入眼。草地没有专业人士维护保养,经常出现坑坑洼洼,草的高度也参差不齐。这就好像玩吃鸡玩王者荣耀,手机屏幕却摔成了蜘蛛网。想踢好球但是连踢球的地方都不能维护好,谈何在上面进行操作?更搞笑的是中超联赛是我见过唯一一个球场外有一圈跑道的。这是什么意思?你到底是在上面踢球还是想搞田径?北京国安主场工体居然还要三天两头给演唱会提供场地,那么多人踩在草上那草能长好就怪了。这还是专业的联赛,大家可以想象给大学生、高中生、小朋友踢球的场地有多么糟糕。
最后再来聊一下球迷和媒体的心态问题。之前没有国内球员留洋的时候都是盼星星盼月亮。这好不容易熬到了武球王登陆西甲,却都瞎帮倒忙。武磊进球了就吹成中国马拉多纳,一遇到球荒就开始指指点点说这说那。媒体一个个蜂拥而上一点点小事都拿出来报道,采访教练张嘴就问武磊这武磊那,估计西班牙人的工作人员都被搞疯了。更有甚者,直接跑到伊格莱西亚斯社交媒体下面叫嚣让他让出7号球衣。粉丝这么不讲道理,日后武磊该怎么和队友交往。
都是看球这么多年的人了,足球场上有输有赢,有连场进球就有球荒。大家的心态为什么不能放平一点呢。芝麻大点小事都拿来炒作反而让外人觉得我们江郎才尽了。真材实料总会有人看到的嘛。
那国足的到底该往哪个方向改善呢,我觉得可以参考世界足球强国德国。德国是欧洲传统强队,夺得过四次世界杯冠军。两德统一后世界杯次次都能杀进淘汰赛,不要被去年德国世界杯上小组淘汰的发挥所迷惑了,论青训人才、技战术水平、球队凝聚力,德国还是世界之巅。之前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德国主力一队拿世界杯冠军,二队拿联合会杯冠军,三队拿欧青赛冠军。这真是应了英格兰名宿莱因克尔的一句话,“足球就是22个人踢120分钟比赛,最后德国人获胜的游戏”。这话虽然吹过了一点,但也反映了德国足球在世界上的统治力。那国足又能从德国身上学到什么呢?
“50+1”政策
什么是“50+1”?可以说这是一个为德国足球打下基础的一个政策,也是为什么德国优秀的年轻球员能够一批批涌现。这个政策意思就是说在德甲联赛中,俱乐部拥有50%以上的表决权,“1”代表俱乐部在50%的表决权外至少还额外有一个进一步表决权。这样一来,德甲对于海外投资人的吸引力就大幅度减小,毕竟没人想投资一个自己连一半话语权都没有的俱乐部。这个政策让德甲彻底告别金元足球,踏踏实实搞青训,构建良好的俱乐部球迷文化。
中超联赛如果想提高球员水平,大可直接效仿德国的“50+1”政策。这样一来,中超会变得不那么商业化,球员也会有合理的薪资帽。更多的年轻球员愿意去欧洲拼一个更好的未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所谓的高薪低劳。很多人说现在就是搞经济的时代,这种转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德国和中国都是民族凝聚力很强的国家,这种转变只是想不想的问题。
有很多人说国足也可以效仿日本。但中国人口多,市场太诱人。只要足球在国内商业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踏实搞青训的局面。
资本竞技场
第二个方法就是走一个极端。打开国门,用国内的大市场吸引海外投资者和高水平球员。效仿英超,取消掉对外援的限制,有能则举之。这样一来,国内的球员为了生存就不得不提高自身水平。而且,这样做会使国内联赛观赏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足球在国内的普及。这虽然是很冒险的一个决策,但如果能成功中国足球会进步神速。
不管怎么说,国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进世界杯也绝非是投机取巧就能达到的目标。看到缺点推动改变才是我们作为球迷应该做的事情。毕竟球场上的那11个人反应的是当今社会的缩影,他们是产物而绝非原因。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你会让自己的孩子踢球么?如果你是一个班主任,你会支持班上的孩子们,成立个小球队去踢球么?如果你是一个校长,你的学校里面有足球队么?如果你是一个市长。你知道你的城市里面有多少足球场么?如果你是一个房地产商人,你是不是只知道盖楼,而不知道给这个小区,留下一片足球场?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中国足球上不去,不是因为这11个人不努力,是因为我们所有人,可以说是所有人,都没有把自己,该做的工作做好。”
——刘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