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奥不甘:补时丢球是唯一瑕疵 更有信心决战后2场
由于失球是在全场补时阶段发生,所以,当哈桑吹响终场哨响之后,很多国奥队员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不少人的情绪有些低落,甚至走出休息室第一时间,都想着一股脑“扎”入球队大巴车。不过,在几个小时以后,队员们的心态开始有所缓和,“这场比赛的结果肯定让人遗憾,但从过程上也找到一些信心。后面还有两场小组赛,我们仍有机会争取出线。”
比赛结束以后,很多人都为中国队的那粒失球纠结不已,甚至不少人都很纳闷:为何整场比赛看似稳如泰山的这条后防线,到了最后时刻,却被韩国队以一种十分简单的方式撕碎?不少队员把原因归结于经验不足,“一是参加洲际大赛的机会,我们确实同韩国队有差距,人家可是踢过世青赛、世少赛;再有,就是临场把握机会的能力,比如最后一个机会……”赛后,黄聪并不否认这两点问题的存在。
事实上,从11月重庆大足四国赛开始,国奥教练组已经向队员们,灌输一些有关韩国队的技战术内容。“第一场上来就要对阵韩国,而在大赛之中,第一场是所有比赛最重要,往往也是最关键的战役。所以,我们几乎是花费一两个月时间准备这一场,包括对于韩国队的每一名球员、每一个战术细节都有研究,可以说准备十非常充分。”黄聪说。
虽然输了比赛,但黄聪并不想否认国奥队这一场的可贵之处。他甚至认为,只有那一粒丢球,是中国队全场比赛的唯一不足。“我觉得除了最后一个丢球,球队这一场所有的内容,都应该让人满意,我们也拼出来了,也打出一些配合,甚至也创造出很多得分机会。包括在处理最后一脚什么环节,大家也能看到,我们并不比韩国队差。”他强调称,“最重要的是,我们也有机会率先破门,只可惜……”
从比赛过程来看,中国队这一场对于韩国队的研究相当奏效。上半时韩国队主打吴世勋这一高点,右翼的严原上和姜允盛十分活跃,但这并没有出乎国奥队的预料。魏震对记者表示,“应该说,我们对于18号(吴世勋)和17号(严原上)的研究,还是比较成功的,教练组赛前针对他俩的战术部署,也是非常详细。哪怕是后来替补上阵的11号(李东俊),我们之前也有研究,他刚上来那会也没占据太多上风的。”
甚至踢到比赛下半时,国奥队仿佛看到取胜的希望,“踢了半场,感觉韩国队根本没有外界传说那么强,并不是特别难踢,双方都有机会,这一场是可以争胜的。”特别是在60分钟以后,金鹤范换上头号球星郑优营,可进攻同样不见起色。“你没发现踢到下半场中段,韩国队倒是跟着我们节奏在踢。”黄聪赛后对记者说,“而且我感觉,越踢到最后,韩国队也被我们的反击,踢得有点害怕,好像也没什么办法破门。”他直言,那时候,双方几乎处于一种均衡对峙的状态,很有可能比赛就以0比0结束,“大家都没有机会攻进去,可能结果也就这样,如果没有最后那个进球的话。”
但最终,李东俊补时阶段完成致命一击。丢球那一刹那,黄聪蹲在中圈,无助地遥望本方禁区。“我们还要努力去拼后两场。”和黄聪一样,魏震也觉得,在中国队“百密一疏”之际,韩国队展现出把握机会能力更强的一面,“回去肯定还要好好总结,踢好后面两轮小组赛,这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黄聪也认为,有了90分钟几乎逼平韩国队的经历,国奥上下更应该找到信心,“同乌兹别克斯坦和伊朗的比赛,拼起来依然会有机会,我觉得我们有能力一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