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球员年薪20万就行?中国版温格语出惊人,足球不能只靠梦想
吴金贵作为一名留洋德国归来的教练,赶上了中国足球高薪的好时光。或许是已经得到了足够多的收益,所以说出了一句“不腰疼”的中国球员年薪20-30万就足够。这一点,多少与温格当年那句“球员一天只能吃三餐、睡一张床,要那么多钱干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收入高:病根在于从业“门槛高”运动员因为巅峰期短,退役后转行难等问题,都是寻求“青春饭”。足球能够成为世界第一运动,恰恰是因为球员的收入高。因为收入高,推动了更多年轻人参与这项运动,投入到绿茵场。
外国无数成功的例子,都是贫民窟的孩子为了改变命运、拯救家庭,以足球为天梯,让自己获得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让无数有着天赋的孩子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在于踢上球的人赚得太多。根本性的问题,在于踢上球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太多的钱。因为这样,导致很多职业球员来自于殷实的家庭。或者早年间家庭付出了太多,使得他们进入职业化后过分重视赚钱这件事。这个道理,跟清末官场捐道台有点类似,你如何能够指望花钱买来的官,能够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呢?
生活压力大:只有看得见的未来才能吸引更多孩子参与足球运动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速,如果球员只能得到20-30万年薪。那么稍有头脑和文化天赋的孩子,自然而然会选择进入大学。足球将会彻底成为一种纯粹的热爱,很难吸引到大量基数的人群来参与。
毕竟中国当前整体的富裕度不高,很多人都面临着巨大的买房、娶妻、生子带来的经济压力。很难为了梦想拿自己的一生冒险。如果看不到未来的成果,即便热爱,又有几个人能踏入职业的绿茵场?
即便中国有成百上千万的业余足球侠,中国足球从业人口数以千计的尴尬,依旧足以让华夏成为足球的荒漠。
结束语:即便球员要降薪,依旧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给到“头部”球员。要给一个产业留出希望的空间,才能给未来“画饼”。否则面对着残酷的社会,无数热爱足球的孩子们只能哀叹一句:现实总是太残忍,我早已付出了灵魂。